世上没有如果... | 合恩专访:在救人这件事上,我们有话说

2019-12-03

合恩专访 ▪ 原创 -


周一位台湾男星在宁波录制节目时,突然倒地,因心源性猝死不幸去世,年仅35岁,实在令人惋惜...与此同时,前不久我们在该区域内的一场马拉松赛事中,也有人倒地,发生心脏骤停,很幸运最终他被救活了。


两个事件都发生在宁波,一个骤然逝去,一个成功救活,为此,我们做了一期专访,采访救人者,深挖救人背后的秘密。


呼唤系统 | 

意外发生时,一分钟之内紧急响应


前不久的一场马拉松赛事中,当天上午10:10,一名运动员冲刺时突然倒地,情况危急。
采访中,合恩急救志愿者林静:“发现倒地后,急救人员立即响应呼唤系统,携带急救箱及AED,1分钟之内到达现场,并上报指挥中心。通过判断,患者无反应无呼吸,进行胸外按压及AED除颤。随后,指挥中心派120救护车到达,在对病患搬上车时,AED提示分析心率,又对他进行二次除颤。
后来了解到,该名运动员送到医院后,逐渐恢复意识,苏醒了过来。

“黄金四分钟”生命警戒线


在那场马拉松赛事中,运动员倒地后,急救保障人员的反应到达时间是1分钟!才得以为他后面的CPR胸外按压及AED除颤争取了时间。


如果男艺人发生倒地后,倘若四分钟之内,有人响应急救系统,做CPR,取AED除颤,那么他存活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,或许就不会离开我们。


AED仅在附近三百米,男星遗憾猝逝


据说,男艺人出事地点附近写字楼大厅就有一台AED(自动体外除颤器)!距离仅300多米!没能及时派上用场,实属可惜!急救,重点在于“急”、“救”,目前我国院前急救体系主要存在两个显著问题:


一、我国急救资源稀缺、城市交通堵塞,救护车难以在“黄金4分钟”内到达;
二、急救知识科普力度不够,大众急救意识和技能缺乏。因此,提高国民急救意识与技能,探索院前公众互助急救模式刻不容缓。

合恩设计研发公众互助急救应用软件—呼唤APP,运用卫星定位技术,可快速匹配急救志愿者、对伤员进行定位,提高120急救的受理速度,以此为院前急救提供可借鉴的模式。

呼唤APP-极速响应 生命保障

微信截图_20191204105728.png
呼唤APP使用场景流程图


当遇到紧急情况时,合恩呼唤APP“能救命”:

1)发生紧急意外事件,点击“紧急呼唤”,后台自动定位并转接120

2)根据呼救信号,为呼救者匹配距离最近的急救志愿者,前去做CPR

3)显示最近的AED位置信息,提供路线指引,匹配急救志愿者最快速度取到AED,并赶往现场施救。

4)120到达现场,完成院前急救,转向高级生命支持,为病患赢得生存几率。


作为急救志愿者,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一过程的长期性,努力推动公众急救意识和技能的提升,让每个身处危难中的人都能够得到他人的关心和援手,为我们所在的城市带来应有的温度。

最后,希望那名男艺人,一路走好!

了解公众互助急救系统-呼唤APP,请戳下方:
“呼唤APP” | 合恩开启公众互助急救智能新时代
《公益时报》专刊 | 呼唤APP:让心脏骤停存活成为常态

想学急救课程,请戳下方:
招募 | 2019年12月上海AHA HS急救课程火热招募!

扫码下载呼唤APP
一款基于地理位置互联设备和人的移动救援工具

微信截图_20191204103828.png